“各地要基于疫情風險,科學精準組織開展核酸檢測,既不能層層加碼,也不能隨意減碼。” 在11月17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疾控局副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洪兵表示,二十條優化調整措施,要求防控工作更科學、更規范、更快速地開展流調和風險研判,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降低對人民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影響。
只有密接人員才會集中隔離
“今后在國內發生聚集性疫情的時候,只有密接人員才會集中隔離。”沈洪兵表示,取消對密接的密接的判定和管理,是基于感染風險大小提出的更加科學精準的防控措施,對這類人群不再集中隔離,是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流調、隔離等防控資源和服務保障資源。
“個別地方出現將密接的密接直接判定為密接,進行提級管控的情況,我認為是沒有必要的。”沈洪兵強調,取消密接的密接判定的同時,各地對于密接者要做到快判定、快檢測、快管控。一旦密接者核酸檢測陽性以后,在第一時間進一步開展密接者的調查和管控,一環緊扣一環,要求更高了。
跨省旅游管理政策優化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二十條措施取消了中風險區等級,高風險區范圍僅限于樓棟或單元。”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副司長李曉勇說,跨省旅游聯動管理政策的基礎已經發生了變化。
李曉勇表示,整治個別地區“一刀切”、層層加碼、隨意限制跨省旅游經營活動,有利于受疫情影響的旅游行業恢復發展。
文化和旅游部11月15日印發通知明確,跨省旅游經營活動不再與風險區實施聯動管理,跨省游客需憑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乘坐跨省交通工具,并對跨省流動人員開展“落地檢”,旅行社要積極引導游客主動進行核酸檢測,推動防控關口前移。旅行社和在線旅游企業經營出入境團隊旅游及“機票+酒店”業務繼續暫停,陸地邊境口岸城市團隊旅游業務暫不恢復。
“政策發布以來,行業反響積極,民眾廣泛關注。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門將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強化關鍵環節管理,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工作和旅游業發展。”李曉勇說。
核酸檢測頻次有明確規定
二十條優化調整措施,對常態化核酸檢測和發生本土疫情后的區域核酸檢測都作出了明確規定。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介紹,“按照二十條措施當中關于核酸檢測的優化措施,發生聚集性疫情的時候,只有在感染來源和傳播鏈條不清、發生社區傳播和疫情底數不清的時候,開展區域全員核酸檢測。”
沈洪兵解釋,在沒有疫情的地區,常態化核酸檢測是對風險崗位、重點人員的核酸檢測要求。發生本土疫情后,要在流行病學調查基礎上,根據風險大小綜合研判確定檢測人群的范圍、頻次和先后順序。
如果根據疫情評估需要開展全員核酸檢測,什么時候可以停止呢?
“每日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沒有社會面感染者后,間隔3天再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沈洪兵說,感染者活動頻繁、停留時間長的其他區,可基于流調研判,劃定一定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原則上每日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以停止全員核酸檢測。
針對核酸檢測周期的問題,沈洪兵表示,為有效防范疫情擴散蔓延,跨區域流動人員憑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乘坐交通工具,抵達目的地后要按照屬地要求進行“落地檢”,入住賓館酒店和進入旅游景區人員需要查驗健康碼和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Copyright ? 2004-2021 健康一線-健康視頻網(vodjk.com)All rights reserved.